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论工程预算在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讨论如何在项目施工中有效地进行工程预算。  关键词:工程预算;问题;项目施工;应用    一、我国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    目前,在我国,阶段性的管理模式是进行预算管理的主要模式,也就是说,预算管理分别被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所执行,这种管理方式使同一工程有不同的管理目标,且单位之间没有同一的目标,他们之间的沟通也较匮乏。    对于工程进行监理时,对于质量与进度的管理也局限在阶段性的监理,对投资决策分析较少。虽然在工程的设计阶段设计单位不仅对工程进行了概算甚至已经细化到了预算,然而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缺乏控制与约束,往往使设计不仅保守,不能进行创新,而且使工程的投资也比较高。由于在对工程进行投标时,不能够准确地对标底与标价进行估计,导致在工程的施工阶段的资金短缺或不能严格地对成本进行管理,致使工程的投资管理不能按预算进行甚至使工程不能按照约定的日期完成。形成贷款利息增加,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二)工程预算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使用的工程预算确定方法,大都以定额为依据来进行确定的,然而定额单位的价格确定基础往往是依据几年前的人工价格、材料价格和机械台办价格。这些数据不能反映当前的市场的状况,价格取定方法比较滞后,而且还是静态的,与当前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差甚远。    (三)预算管理人员素质较差,不能适应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    第一、在专业技术素质方面,有的预算管理人员,对于较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没有独立处理的能力,并且对于投资预算控制的能力较差,不能将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使企业和国家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在预算管理工作镇南关,对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不能进行很好地协调、组织;    第三、对与预算管理相关的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了解较少,尤其是对国际工程管理中的FIDIC合同条件不能够进行合理的理解和缺乏对FIDIC正确的认识,导致事故发生后处理索赔的能力较差。    (四)设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限额设计未得到全面推行。建设单位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促使设计单位去精心设计和限额设计,大量的工程项目没有推行设计招标,没有去优选设计方案。不少设计单位管理体制不完善,片面追求设计的工作量和经济效益,缺乏精品意识。    二、在项目施工中,如何更好地应用工程预算    (一)搞好项目成本测算,实行责任成本承包制    第一、成本测算的依据    成本测算的依据是设计图纸,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文件,企业定额,工程预算编制办法,项目部的生产要素配置情况,企业或工程所在地的有关政策、规定等。    第二、成本测算的方法    1.基础资料调查与收集:编制工程预算时,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是很重要的工作。主要有:    (1)设计文件收集;(2)预算资料收集;(3)工、料、机单价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4)项目部生产要素配置状况调查。做好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收集是搞好成本测算的基础。    2.定额采用:成本测算,应使用能反映企业自身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的企业定额。目前暂无企业定额的可暂时采用各专业部颁定额和各省市地方定额,可据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和工程施工方法,适当调整与施工方法不配套的工、料、机消耗量,使定额更能准确反映和接近工程实际,提高成本测算准确度。    3.直接费测算:直接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它直接费组成。工料机费用应据企业定额和工料机单价分析,其它直接费的取费标准应执行企业规定,一般比部颁标准要有所降低。    4.管理费测算:施工队管理费按企业规定取费标准测算,项目本级管理费据项目具体情况和企业财务有关管理费开支标准测算。比如,据项目部管理人员人数和企业平均工资水平测算工资,据科室和人员配置情况测算办公费和差旅费,据施工外部环境测算业务招待费等。    5.测算中应注意:成本测算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到思路清晰和条理分明,尤其要注意到重算和漏算现象的发生。    (二)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工程预算是签定劳务合同的依据    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雇用劳务已成为施工企业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加强雇用劳务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工作。做好雇用劳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合同管理,签定合同须以分项工程的施工预算为依据。    第二、工程预算是生产要素科学组织和管理的依据    生产要素指劳动力、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任何项目施工,不重视生产要素的科学组织和管理,不可能获得成功。因此,生产要素的组织和管理在项目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1.生产要素的使用计划,须以工程预算中的劳、材、机统计数量为基础;    2.施工过程中物资和机械设备管理,尤其对劳务队物资、设备供应控制,离不开工程预算,否则会造成施工材料或机械设备超额供应,形成隐性超付款,增加工程成本。    3.在项目施工中的资金计划和管理,也须以工程预算为依据。工程预算是生产要素科学组织和管理的依据。    第三、工程预算在项目滚动发展中的应用    项目部只有在滚动发展中,施工企业才能不断实现综合经济效益。承揽工程任务已成为施工企业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也成为项目部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施工企业只有通过投标才能承揽到工程任务。因此,作为投标工作核心的投标报价显得至关重要,投标报价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中标和中标后的经济效益。报价过高,中标率就会降低;报价过低,尽管中标率增大,但可能无利可图,甚至承担工程亏本的风险。因此,能否应用工程预算准确计算和合理确定投标报价,是施工企业在投标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前提条件。    文章由中恒信青岛工程造价公司整理 文章由中恒信青岛工程造价公司整理 参考文献:    [1] 邱菲斐:工程预算管理常见问题分析与应对 [J] 管理观察,2008,(11)    [2] 于彦斌,于彦青:浅谈建设单位工程预算管理 [J]. 经营管理者,2009,(16) .    [3] 张海平,孙国军,杨晓东:对工程预算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3) . 
  • tag标签:
  • 最热文章:中恒信青岛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专题 [汉威科技]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 工程量计价模式比较与分析 谈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概预算中的作 浅谈与外资企业的施工索赔办法 电力工程分包风险及应对分析 房屋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 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策略探索研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 园林企业工程成本控制
  • 最新文章:中恒信每周培训——国标清单编制 中恒信热烈庆祝党建99周年 每周培训——结算审核中的注意事 中恒信组织观看二级造价工程师执 每周培训——政府咨询重点及工作 热烈欢迎市北区洛阳路街道办领导 聊城市民安置业有限公司工程造价 热烈欢迎郑州地铁集团领导莅临指 汇编培训——安装部 中恒信参与崂山区建筑施工领域
  • 论工程预算在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讨论如何在项目施工中有效地进行工程预算。  关键词:工程预算;问题;项目施工;应用    一、我国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    目前,在我国,阶段性的管理模式是进行预算管理的主要模式,也就是说,预算管理分别被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所执行,这种管理方式使同一工程有不同的管理目标,且单位之间没有同一的目标,他们之间的沟通也较匮乏。    对于工程进行监理时,对于质量与进度的管理也局限在阶段性的监理,对投资决策分析较少。虽然在工程的设计阶段设计单位不仅对工程进行了概算甚至已经细化到了预算,然而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缺乏控制与约束,往往使设计不仅保守,不能进行创新,而且使工程的投资也比较高。由于在对工程进行投标时,不能够准确地对标底与标价进行估计,导致在工程的施工阶段的资金短缺或不能严格地对成本进行管理,致使工程的投资管理不能按预算进行甚至使工程不能按照约定的日期完成。形成贷款利息增加,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二)工程预算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使用的工程预算确定方法,大都以定额为依据来进行确定的,然而定额单位的价格确定基础往往是依据几年前的人工价格、材料价格和机械台办价格。这些数据不能反映当前的市场的状况,价格取定方法比较滞后,而且还是静态的,与当前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差甚远。    (三)预算管理人员素质较差,不能适应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    第一、在专业技术素质方面,有的预算管理人员,对于较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没有独立处理的能力,并且对于投资预算控制的能力较差,不能将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使企业和国家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在预算管理工作镇南关,对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不能进行很好地协调、组织;    第三、对与预算管理相关的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了解较少,尤其是对国际工程管理中的FIDIC合同条件不能够进行合理的理解和缺乏对FIDIC正确的认识,导致事故发生后处理索赔的能力较差。    (四)设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限额设计未得到全面推行。建设单位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促使设计单位去精心设计和限额设计,大量的工程项目没有推行设计招标,没有去优选设计方案。不少设计单位管理体制不完善,片面追求设计的工作量和经济效益,缺乏精品意识。    二、在项目施工中,如何更好地应用工程预算    (一)搞好项目成本测算,实行责任成本承包制    第一、成本测算的依据    成本测算的依据是设计图纸,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文件,企业定额,工程预算编制办法,项目部的生产要素配置情况,企业或工程所在地的有关政策、规定等。    第二、成本测算的方法    1.基础资料调查与收集:编制工程预算时,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是很重要的工作。主要有:    (1)设计文件收集;(2)预算资料收集;(3)工、料、机单价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4)项目部生产要素配置状况调查。做好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收集是搞好成本测算的基础。    2.定额采用:成本测算,应使用能反映企业自身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的企业定额。目前暂无企业定额的可暂时采用各专业部颁定额和各省市地方定额,可据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和工程施工方法,适当调整与施工方法不配套的工、料、机消耗量,使定额更能准确反映和接近工程实际,提高成本测算准确度。    3.直接费测算:直接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它直接费组成。工料机费用应据企业定额和工料机单价分析,其它直接费的取费标准应执行企业规定,一般比部颁标准要有所降低。    4.管理费测算:施工队管理费按企业规定取费标准测算,项目本级管理费据项目具体情况和企业财务有关管理费开支标准测算。比如,据项目部管理人员人数和企业平均工资水平测算工资,据科室和人员配置情况测算办公费和差旅费,据施工外部环境测算业务招待费等。    5.测算中应注意:成本测算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到思路清晰和条理分明,尤其要注意到重算和漏算现象的发生。    (二)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工程预算是签定劳务合同的依据    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雇用劳务已成为施工企业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加强雇用劳务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工作。做好雇用劳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合同管理,签定合同须以分项工程的施工预算为依据。    第二、工程预算是生产要素科学组织和管理的依据    生产要素指劳动力、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任何项目施工,不重视生产要素的科学组织和管理,不可能获得成功。因此,生产要素的组织和管理在项目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1.生产要素的使用计划,须以工程预算中的劳、材、机统计数量为基础;    2.施工过程中物资和机械设备管理,尤其对劳务队物资、设备供应控制,离不开工程预算,否则会造成施工材料或机械设备超额供应,形成隐性超付款,增加工程成本。    3.在项目施工中的资金计划和管理,也须以工程预算为依据。工程预算是生产要素科学组织和管理的依据。    第三、工程预算在项目滚动发展中的应用    项目部只有在滚动发展中,施工企业才能不断实现综合经济效益。承揽工程任务已成为施工企业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也成为项目部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施工企业只有通过投标才能承揽到工程任务。因此,作为投标工作核心的投标报价显得至关重要,投标报价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中标和中标后的经济效益。报价过高,中标率就会降低;报价过低,尽管中标率增大,但可能无利可图,甚至承担工程亏本的风险。因此,能否应用工程预算准确计算和合理确定投标报价,是施工企业在投标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前提条件。    文章由中恒信青岛工程造价公司整理 文章由中恒信青岛工程造价公司整理 参考文献:    [1] 邱菲斐:工程预算管理常见问题分析与应对 [J] 管理观察,2008,(11)    [2] 于彦斌,于彦青:浅谈建设单位工程预算管理 [J]. 经营管理者,2009,(16) .    [3] 张海平,孙国军,杨晓东:对工程预算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