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恒信已经为造价咨询、工程造价行业的新人送去了很多老职员的亲身经历以及经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将继续为大家带来相应的内容,本篇内容依旧为大家带来某造价咨询行业前辈的经验之谈。
先介绍自己的情况,二本学的土木工程,毕业在施工单位做技术员干了两年,后转到咨询公司做预算员干了四年,到现在在开发单位做成本预决算岗干了快两年。
我聊聊这三种单位造价岗位的区别吧。
咨询公司可以让我们基本功更扎实,强调算量、计价、清单规则、取费文件等,接触的工程多,见识面广。
因为咨询公司是一个第三方机构,可以服务于甲方,也可以服务于乙方,而甲方可以是房地产开发单位,也可以是使用政府资金的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纯政府机构,比如法院和财政审计部门。不同的单位有不一样的招标形式、合同模板、取费方式和结算方式。单位需求不同,练就了我们技能的多样,服务对象不同,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出具不同造价文件。
比如为开发单位出招标工程量清单,这是招标文件的附件,为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服务的,首先需要根据开发单位惯有的合同形式(是单价还是总价合同,以什么规则结算,签证及争议如何处理等等)及其它要求编制清单说明、措施项目表等,要使投标单位清楚了解与报价有关的所有内容,可以让投标单位较准确的、无障碍的报价,注意清单尽量不要漏项,工程量要大致准确(如是总价合同还需先核对工程量)。
在咨询公司的缺点就是现场施工经验欠缺,对施工步骤,施工措施和现场实际的材料人工价格了解的少,这样就会造成有时候算量的差异、签证定价和结算争议时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说个最简单的,刚毕业时我就不明白这地下室防水该怎么算,为什么外侧还要有一圈挡墙;再有支模用的对拉螺栓什么时候需要用,工程量里用不用单独计算。这些就需要结算工程的积累和不断的去施工现场学习来弥补。
施工单位,条件比较艰苦,需要在项目现场办公,尤其是到外地中铁中建项目(如果你有关系可以直接在集团总部工作那就另说了),但是坚持一两个完整项目会有很大好处,能够了解现场实际的施工顺序,周期,施工措施形式,现场实际的清包价格,分包价格等等。当年房地产火的时候有这么个说法,就算你是什么都不会的门外汉,找个正在挖大坑项目蹲两年,你就可以当个合格的施工员了。
这话不假,在现场所有的东西都呈现在你面前,你可以清楚的了解这个33层的住宅是如何从无到有的,他是个怎样的施工顺序,都需要那些机械和措施,需要多少人工和材料,现场突发情况如何解决,作业面交叉如何协调,这些都可以帮助你作为施工单位在未来结算时如何跟甲方要钱,争取自己单位的利益。施工单位的缺点就是接触的工程相对单一,在小的单位还好,会给你很多工作任务,如果的大型企业可能你毕业一年只负责工程签证或者进度款,还有就是工作环境不稳定,但是这些都是优缺点并存,看自己的取舍,就我所了解的公司领导副总之类的,都是技术口出身的。
开发单位相对来说起点是最好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和资源,施工企业只考虑这个项目在施工过程盈利与否,而开发单位要从全过程阶段考虑,从拿地开始,到最后的售后服务,需要考虑各个阶段影响利润的因素,现在地产利润在不断下降,各公司也更重视成本控制,当年挖个煤的,卖个粮的,连搞个貂皮买卖的发家了都能买块地搞开发,而且还赚了不少钱。现在开发公司的成本岗位更重视前期的测算、限额设计和合同条款的制订,过程中更多的是沟通和协调的工作,当然还有各种报表(深坑)。
中恒信认为我们大多数最终还是想干管理岗位的,这样才能向上攀登,但是这里的缺点和前两种工作来说就是业务基础较薄弱,毕竟我们在学校里学的东西能在工作上用到的不多,根基不牢经不起风雨,我也见过光靠嘴皮子就能平步青云的,那也种能力,只不过大多数人并不具备。我觉得在毕业时就能进入开发单位,一定要利用好平台优势,也不要忘了到现场去学习和平时工作的总结,如果高高在上惯了,在行业动荡时就很容易被风吹走了。
不同的公司性质不一样,出发点不同所以工作内容也有区别。
中恒信已经为造价咨询、工程造价行业的新人送去了很多老职员的亲身经历以及经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将继续为大家带来相应的内容,本篇内容依旧为大家带来某造价咨询行业前辈的经验之谈。
先介绍自己的情况,二本学的土木工程,毕业在施工单位做技术员干了两年,后转到咨询公司做预算员干了四年,到现在在开发单位做成本预决算岗干了快两年。
我聊聊这三种单位造价岗位的区别吧。
咨询公司可以让我们基本功更扎实,强调算量、计价、清单规则、取费文件等,接触的工程多,见识面广。
因为咨询公司是一个第三方机构,可以服务于甲方,也可以服务于乙方,而甲方可以是房地产开发单位,也可以是使用政府资金的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纯政府机构,比如法院和财政审计部门。不同的单位有不一样的招标形式、合同模板、取费方式和结算方式。单位需求不同,练就了我们技能的多样,服务对象不同,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出具不同造价文件。
比如为开发单位出招标工程量清单,这是招标文件的附件,为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服务的,首先需要根据开发单位惯有的合同形式(是单价还是总价合同,以什么规则结算,签证及争议如何处理等等)及其它要求编制清单说明、措施项目表等,要使投标单位清楚了解与报价有关的所有内容,可以让投标单位较准确的、无障碍的报价,注意清单尽量不要漏项,工程量要大致准确(如是总价合同还需先核对工程量)。
在咨询公司的缺点就是现场施工经验欠缺,对施工步骤,施工措施和现场实际的材料人工价格了解的少,这样就会造成有时候算量的差异、签证定价和结算争议时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说个最简单的,刚毕业时我就不明白这地下室防水该怎么算,为什么外侧还要有一圈挡墙;再有支模用的对拉螺栓什么时候需要用,工程量里用不用单独计算。这些就需要结算工程的积累和不断的去施工现场学习来弥补。
施工单位,条件比较艰苦,需要在项目现场办公,尤其是到外地中铁中建项目(如果你有关系可以直接在集团总部工作那就另说了),但是坚持一两个完整项目会有很大好处,能够了解现场实际的施工顺序,周期,施工措施形式,现场实际的清包价格,分包价格等等。当年房地产火的时候有这么个说法,就算你是什么都不会的门外汉,找个正在挖大坑项目蹲两年,你就可以当个合格的施工员了。
这话不假,在现场所有的东西都呈现在你面前,你可以清楚的了解这个33层的住宅是如何从无到有的,他是个怎样的施工顺序,都需要那些机械和措施,需要多少人工和材料,现场突发情况如何解决,作业面交叉如何协调,这些都可以帮助你作为施工单位在未来结算时如何跟甲方要钱,争取自己单位的利益。施工单位的缺点就是接触的工程相对单一,在小的单位还好,会给你很多工作任务,如果的大型企业可能你毕业一年只负责工程签证或者进度款,还有就是工作环境不稳定,但是这些都是优缺点并存,看自己的取舍,就我所了解的公司领导副总之类的,都是技术口出身的。
开发单位相对来说起点是最好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和资源,施工企业只考虑这个项目在施工过程盈利与否,而开发单位要从全过程阶段考虑,从拿地开始,到最后的售后服务,需要考虑各个阶段影响利润的因素,现在地产利润在不断下降,各公司也更重视成本控制,当年挖个煤的,卖个粮的,连搞个貂皮买卖的发家了都能买块地搞开发,而且还赚了不少钱。现在开发公司的成本岗位更重视前期的测算、限额设计和合同条款的制订,过程中更多的是沟通和协调的工作,当然还有各种报表(深坑)。
中恒信认为我们大多数最终还是想干管理岗位的,这样才能向上攀登,但是这里的缺点和前两种工作来说就是业务基础较薄弱,毕竟我们在学校里学的东西能在工作上用到的不多,根基不牢经不起风雨,我也见过光靠嘴皮子就能平步青云的,那也种能力,只不过大多数人并不具备。我觉得在毕业时就能进入开发单位,一定要利用好平台优势,也不要忘了到现场去学习和平时工作的总结,如果高高在上惯了,在行业动荡时就很容易被风吹走了。
不同的公司性质不一样,出发点不同所以工作内容也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