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提高审计质量 防范审计风险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审计工作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而企业的制度也日益深化。面对越来越多的冲击与挑战,控制内部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审计质量与审计风险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防范审计风险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而提高审计质量又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途径。 本文主要当前审计质量普遍较低的原因入手,探讨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审计质量 审计风险 涵义 措施   1.审计质量偏低的原因分析   审计质量偏低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   1.1 内部机构设置不完善   一些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职能认识不到位,忽视了内部审计监督、服务、管理的重要性。目前,虽然多数企业内部逐步设立了内审机构,但还不够健全,也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制度。内审流于形式,混同于财务检查。由于内部审计接受本单位领导,无法实现内审机构及其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内审质量也难以保证。   1.2 相关审计制度不健全   很多企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操作程序不规范;缺乏对审计结果的监督和检查;未建立分级督导、复核制度;缺失必要的培训;在具体项目上,往往在出了问题时才予以督查。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缺乏科学的、量化的评价审计质量的标准,上级部门对下级的考核评价指标单一且实施考核监督较少,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缺乏推动力。   1.3 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1)执业能力较低。内部审计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多方面的知识。而部分内部审计人员上岗未经过正规培训,在审计实践中碰到问题时,存在回避现象,靠现学现用或靠经验审计。另有一些内部审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缺乏必要的审计理论,知识结构不合理,难以发现深层次问题。加大了审计风险,降低了审计质量。   (2)执业意愿弱。由于内部审计的对象决定了审计机构独享审计权,而更多的关心审计任务的完成、上级领导的态度,对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控制缺乏热情。   2.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措施   2.1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是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关键,加上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是高层次、综合性的经济监督,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必须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理论知识和审计技能,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具备经营管理知识,通晓财政经济法规,还要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及技术方法有一定了解。加强内审行业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是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最有效措施。   2.2遵循审计法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强有力保障   审计法制是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环节。审计人员依法审计,是《审计法》在具体审计工作中的体现,也是审计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要求,同时也是明确审计责任的根本保证,要规范审计人员行为,就要以制度来约束,使审计行为在制度的框架内得到约束,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首先完善审计执法程序,强化法制建设。 目前,国家规定的审计法、审计准则等是统一的规范,是总的指导方针政策,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执行难的现象,因此各地审计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审计工作实际,建立健全的符合当地审计工作实际的审计执法程序。其次建立审计责任追究制度。要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就要规范审计执法行为,建立审计责任追求制度,使错案有法可依,对发生的错案,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出现违反审计程序、审计证据不充分、审计结果不实等审计质量问题,发生审计行政诉讼案件、造成审计赔偿等,要按照有关的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对责任人作出告诫、不评先评优、行政赔偿等处理。再次建立审计复核制度。 审计复核主要有审计组长对组员的笔录的复核,科室负责人对审计组的审计资料等地复核,审计复核机构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报告等的书面复核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3运用现代科技是提高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审计工作运用现代化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效,这也是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可以说现代化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质量的高低。审计工作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提高审计资源的利用程度,增强审计人员的控制能力,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对审计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传统的审计方法进行排查,彻底找出问题根源所在。同时计算机审计具有快捷、便利的特点,有助于汇总审计资料、分析审计成果等。现阶段,审计工作中基本上普及了计算机审计,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2.4抓好内部审计业务标准是加强质量控制的保障   抓好业务标准首先要建立健全三项制度。(1)内部审计业务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指企业为加强对会计工作的有效管理而制定的各种控制措施,其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2)内部审计业务监督检查制度。内部审计业务要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监督检查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3)内部审计质量考评制度。由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构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考评指标体系和具体操作过程,考评结束后对考评结果进行综合整理,得出考核结论,兑现奖惩措施,督促审计质量提高。其次执行审计程序要讲究科学的方法。要认真规划审计计划、加强实施中的指导和监督、强化工作底稿及审计报告的复核。   2.5 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是推动质量控制的动力   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内部激励约束制度,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从审计组成员、主审、组长、部门负责人到分管领导,都要明确责任,全程控制,评价其工作业绩,并把审计质量控制指标分解、量化到具体岗位职责中,针对具体项目着重定期考核以下方面:审计计划是否明确了重要会计问题和重点审计领域,分工是否合理,工作底稿是否规范,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是否适当,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审计结论是否恰当,审计建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审计报告及审计决定是否准确、及时,是否督促被审计单位按时进行了整改。并根据考核情况实行奖惩制度;同时要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出现各种情况如何追究责任,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提高审计质量的意识。   3.结语   总之,要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防范审计风险,主观上:审计人员必须充分把握内部审计是立足企业内部管理、为企业服务这一宗旨,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客观上:完善审计机构,健全审计机制,要使内部审计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只有主观与客观因素双管齐下,才能使企业走上健康、正规的长足发展道路。。   文章由中恒信青岛工程造价公司整理 文章由中恒信青岛工程造价公司整理 参考文献:   [1] 赵娟芸. 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几点思考[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2)   [2] 刘俊民. 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3)   [3] 刘红娟. 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新措施[J]. 财经界(学术版). 2009(11)   [4] 孙桂玲. 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7(03)   [5]刘慧杰. 审计风险与控制刍议[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01)   [6] 王志孝,牛秀敏,岳汉萍. 试析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及防范策略[J]. 甘肃科技. 2010(01)
  • tag标签:
  • 最热文章:中恒信青岛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专题 [汉威科技]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 工程量计价模式比较与分析 谈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概预算中的作 浅谈与外资企业的施工索赔办法 电力工程分包风险及应对分析 房屋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 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策略探索研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 园林企业工程成本控制
  • 最新文章:中恒信每周培训——国标清单编制 中恒信热烈庆祝党建99周年 每周培训——结算审核中的注意事 中恒信组织观看二级造价工程师执 每周培训——政府咨询重点及工作 热烈欢迎市北区洛阳路街道办领导 聊城市民安置业有限公司工程造价 热烈欢迎郑州地铁集团领导莅临指 汇编培训——安装部 中恒信参与崂山区建筑施工领域
  • 提高审计质量 防范审计风险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审计工作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而企业的制度也日益深化。面对越来越多的冲击与挑战,控制内部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审计质量与审计风险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防范审计风险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而提高审计质量又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途径。 本文主要当前审计质量普遍较低的原因入手,探讨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审计质量 审计风险 涵义 措施   1.审计质量偏低的原因分析   审计质量偏低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   1.1 内部机构设置不完善   一些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职能认识不到位,忽视了内部审计监督、服务、管理的重要性。目前,虽然多数企业内部逐步设立了内审机构,但还不够健全,也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制度。内审流于形式,混同于财务检查。由于内部审计接受本单位领导,无法实现内审机构及其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内审质量也难以保证。   1.2 相关审计制度不健全   很多企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操作程序不规范;缺乏对审计结果的监督和检查;未建立分级督导、复核制度;缺失必要的培训;在具体项目上,往往在出了问题时才予以督查。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缺乏科学的、量化的评价审计质量的标准,上级部门对下级的考核评价指标单一且实施考核监督较少,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缺乏推动力。   1.3 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1)执业能力较低。内部审计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多方面的知识。而部分内部审计人员上岗未经过正规培训,在审计实践中碰到问题时,存在回避现象,靠现学现用或靠经验审计。另有一些内部审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缺乏必要的审计理论,知识结构不合理,难以发现深层次问题。加大了审计风险,降低了审计质量。   (2)执业意愿弱。由于内部审计的对象决定了审计机构独享审计权,而更多的关心审计任务的完成、上级领导的态度,对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控制缺乏热情。   2.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措施   2.1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是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关键,加上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是高层次、综合性的经济监督,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必须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理论知识和审计技能,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具备经营管理知识,通晓财政经济法规,还要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及技术方法有一定了解。加强内审行业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是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最有效措施。   2.2遵循审计法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强有力保障   审计法制是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环节。审计人员依法审计,是《审计法》在具体审计工作中的体现,也是审计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要求,同时也是明确审计责任的根本保证,要规范审计人员行为,就要以制度来约束,使审计行为在制度的框架内得到约束,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首先完善审计执法程序,强化法制建设。 目前,国家规定的审计法、审计准则等是统一的规范,是总的指导方针政策,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执行难的现象,因此各地审计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审计工作实际,建立健全的符合当地审计工作实际的审计执法程序。其次建立审计责任追究制度。要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就要规范审计执法行为,建立审计责任追求制度,使错案有法可依,对发生的错案,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出现违反审计程序、审计证据不充分、审计结果不实等审计质量问题,发生审计行政诉讼案件、造成审计赔偿等,要按照有关的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对责任人作出告诫、不评先评优、行政赔偿等处理。再次建立审计复核制度。 审计复核主要有审计组长对组员的笔录的复核,科室负责人对审计组的审计资料等地复核,审计复核机构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报告等的书面复核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3运用现代科技是提高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审计工作运用现代化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效,这也是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可以说现代化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质量的高低。审计工作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提高审计资源的利用程度,增强审计人员的控制能力,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对审计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传统的审计方法进行排查,彻底找出问题根源所在。同时计算机审计具有快捷、便利的特点,有助于汇总审计资料、分析审计成果等。现阶段,审计工作中基本上普及了计算机审计,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2.4抓好内部审计业务标准是加强质量控制的保障   抓好业务标准首先要建立健全三项制度。(1)内部审计业务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指企业为加强对会计工作的有效管理而制定的各种控制措施,其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2)内部审计业务监督检查制度。内部审计业务要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监督检查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3)内部审计质量考评制度。由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构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考评指标体系和具体操作过程,考评结束后对考评结果进行综合整理,得出考核结论,兑现奖惩措施,督促审计质量提高。其次执行审计程序要讲究科学的方法。要认真规划审计计划、加强实施中的指导和监督、强化工作底稿及审计报告的复核。   2.5 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是推动质量控制的动力   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内部激励约束制度,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从审计组成员、主审、组长、部门负责人到分管领导,都要明确责任,全程控制,评价其工作业绩,并把审计质量控制指标分解、量化到具体岗位职责中,针对具体项目着重定期考核以下方面:审计计划是否明确了重要会计问题和重点审计领域,分工是否合理,工作底稿是否规范,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是否适当,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审计结论是否恰当,审计建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审计报告及审计决定是否准确、及时,是否督促被审计单位按时进行了整改。并根据考核情况实行奖惩制度;同时要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出现各种情况如何追究责任,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提高审计质量的意识。   3.结语   总之,要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防范审计风险,主观上:审计人员必须充分把握内部审计是立足企业内部管理、为企业服务这一宗旨,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客观上:完善审计机构,健全审计机制,要使内部审计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只有主观与客观因素双管齐下,才能使企业走上健康、正规的长足发展道路。。   文章由中恒信青岛工程造价公司整理 文章由中恒信青岛工程造价公司整理 参考文献:   [1] 赵娟芸. 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几点思考[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2)   [2] 刘俊民. 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3)   [3] 刘红娟. 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新措施[J]. 财经界(学术版). 2009(11)   [4] 孙桂玲. 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7(03)   [5]刘慧杰. 审计风险与控制刍议[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01)   [6] 王志孝,牛秀敏,岳汉萍. 试析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及防范策略[J]. 甘肃科技. 2010(01)